实验项目描述

图片新闻1

2018年10月,教育部“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计划2.0”正式启动,我校积极响应、高度重视。北京交通大学作为教育部直属的“211工程”、“985创新平台”全国重点大学,在“双一流”建设中始终积极服务国家“高铁走出去”及“一带一路”倡议。学校以语言与传播学院为主体,整合校内其它优势学科力量,依托我校北京市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遵循实验教学理念,积极探索信息化教学环境中虚拟仿真技术在新闻传播人才专业技能培养中的应用模式。

近年来,无人机摄影摄像日益成为国内外主流媒体新闻传播实践中的重要手段。在诸如灾害性事件、体育赛事、交通建设、城市风貌等场景的拍摄中,无人机摄影摄像展示了其独特优势,不仅提供了更宏观、新颖的视角,而且能让镜头及时、灵活地接近特定场景,突破环境限制,从而提供更全面、真实、有时效性的新闻传播作品。

然而,在无人机摄影摄像实际操作中,容易由于操作者技术不成熟导致操作失灵,脱离飞行路线,甚至导致无人机坠毁,伤人砸物,引发安全事故。此外,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学生无法充分接触各类自然环境、突发灾害、大型活动等场景,且部分场景有高危险性。因此,通过虚拟仿真实验对学生进行专业化的无人机摄影摄像培训,能够规避无人机使用过程中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以较低成本培养学生无人机摄影摄像技能,符合“全媒化复合型专家型”、“能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的优秀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需求。

本实验项目依据我校基于OBE(Outcomes-based Education)理念的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设计与开发,直接对接教学大纲,实验所对应的能力是学生影像制作专业能力的重要组成。

具体而言,实验目的主要包括:

1.了解无人机摄影摄像需要遵守的相关法律法规;

2.熟练掌握无人机摄影摄像各种镜头的拍摄手法;

3.熟练掌握在复杂环境中完成综合拍摄任务的技能;

4.理解并运用无人机摄影摄像作品的评价标准。